《四川省“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摘录
《四川省“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摘录
“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殡葬设施建设,增加殡葬服务供给,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健全殡葬管理长效机制,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12个省级部门(单位)组成的四川省殡葬工作厅际联席会议,作为省级层面跨部门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的重要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先后制定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规范公墓审批建设、规范殡仪车管理、加强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管理、殡葬项目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制度文件,殡葬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殡葬设施逐渐完善。“十三五”期间,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新(改、扩)建殡仪馆(殡仪服务站)32个,新建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和农村公益性墓地等城乡公益性殡葬设施103个,改造或更换环保化火化设备247台,殡葬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善,殡葬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一批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功能完善、理念先进的园林式殡仪馆和公墓投入使用,较好地满足群众治丧需求。
——惠民属性更加凸显。在推进基本殡葬服务普惠性、均等化上下足功夫,建立了覆盖全省户籍人口的绿色惠民殡葬政策,采取减免费用或提供补贴的方式,为实行遗体火化的逝者家庭提供政策范围内的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引导各公墓管理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面向困难群众捐赠公益性墓(穴)位。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对采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逝者家庭给予一次性奖补,有效减轻群众治丧负担。
——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常态化开展殡葬行风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强殡葬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构建热心优质、便民高效、阳光规范的殡葬服务形象。扎实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殡葬服务川渝合作,推进殡葬服务共建共享,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经过五年的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